2017年末,内卷化一词逐步进入公众视野,其含义也发生了变化。在网络上,内卷这一词却出现了语义偏移,用来指代内部恶性竞争、过度竞争,或逐底竞争、向下沉沦的现象(Race to the bottom)。如一家公司,原本实行八小时工作制,但有些人自愿加班,并得到管理层的赏识。此时,原先按时上下班的人开始担心自己成为劣势者,也自愿加班,久而久之,加班便成为常态,最后变成如果不自愿加班,就会影响自己在职场的生存,降低谈判力。虽然这两种定义在“局限于内部”和“低水平重复”这两点上有一定相似性,但其运行机制有所不同。人类学家项飙将网络上流行的内卷描述为“不断抽打自己的陀螺式的死循环”及“一种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”。也有网友将其描述为“在一个集团内部通过压榨自己,极度竞争,以获取微小的优势”。受到网络热度影响,2018年以来,含有内卷化关键词的论文数量不断增长,但该词的用法已经脱离原本的社会学内涵。但无论如何,内卷化俨然已经成为躺平的推手。